小升初这条路,最近在上海家长圈子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。原本,大家熟知的途径无外乎两种:一种是民办学校的摇号,拼的是运气;另一种是对口的公办初中,稳妥但可能资源有限。可就在家长们以为选择只有这两种时,突然冒出来一个让人既兴奋又焦虑的新词——“神秘考”(SMK)。这是一种不公开、不透明,却又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考试,据说闯过这道关,孩子就能进入顶尖公办初中的“自招”班,为今后考上好高中、好大学铺平道路。 光听这名字,就让人感觉像是一场冒险。可现实比这还要“刺激”。有家长形容,参与SMK就像在黑暗中摸索,既不知道考试的主办方,也不清楚考试的具体形式,甚至连考试时间和地点都要临时通知。考完了成绩如何,有没有希望通过,往往还是个谜。 事情的可以追溯到2024年的国庆节假期。那时候,momo的女儿正在上海的一所普通公办小学读五年级。成绩不错,平时也算用功,但家里对小升初的规划一直拿不定主意。是参与民办学校摇号,搏一搏?还是选择对口直升,安安稳稳?就在她犹豫不决时,突然听说圈内有人参加了SMK。momo这才意识到,原来还有一条路可以走。 可是,这条路并不简单。SMK的消息并非公开发布,往往是通过熟人、机构或者“内部渠道”传播。对一些家长来说,获取信息简直成了每天的头等大事。momo说,自己从国庆节开始就每天盯着手机,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陌生来电,推掉了所有工作安排,只为能抓住考试的机会。Cindy是一位“过来人”,她回忆起女儿去年参加SMK时的经历,仍然觉得像在做梦。某次接到通知后,她带着孩子匆匆赶到一个指定地点,考试是在一间隐秘的小店里进行的,主办方连名字都没留下。直到后来接到学校的来电,她才确认这次考试是“真的”。 不仅过程神秘,SMK的竞争也异常激烈。根据一位家长高欣的说法,SMK的高峰期从每年10月开始,一直持续到次年4月。头部的顶尖初中先开始,二线学校随后接棒。为了增加机会,她带着孩子参加了多场SMK,还报名了各种社会比赛,想为孩子的升学简历添点“亮色”。有些家长甚至为了赶场考试,替孩子请假几天,完全不顾校内学习进度。 但即使如此,也未必尽如人意。高欣说,这几年SMK的难度越来越高,尤其是数学和英语的要求,已经远超小学生的水平。数学考点不仅包括了小学奥数,还涉及初中内容,而英语则几乎对标中考。一些顶尖的“牛娃”在五年级时,数学已经学到初二的知识,英语水平接近中考“模拟考”的水平。如果孩子起步晚,恐怕连“门槛”都够不着。 更让人无奈的是,即便孩子成绩拔尖,也未必能通过考试。因为在“双减”政策下,学校的自招名额被严格限制,能拿到的孩子寥寥无几。高欣的女儿成绩不错,英语小托考到了850分,数学学完了一轮小学奥数,却还是没接到任何学校的通知。看着这些年孩子的努力,想到自己陪孩子走过的每个周末,她忍不住背着孩子偷偷掉泪。 最终,很多家长意识到,这条路并不是人人都能走得通。即便成功上岸,孩子的压力也不会减少。因为顶尖初中的“好班”普遍进度飞快,初二就开始学高中内容,一不留神,就可能被甩在后面。而那些没能通过SMK的孩子,家长们心中更多的是不甘:如果当初给孩子报更多机构、上更多课,是不是会不一样?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,SMK的存在并非空穴来风。近年来,随着上海“拔尖人才”培养计划的推进,越来越多顶尖学校加入了自招选拔的行列。为了在有限的招生名额中挑选最优秀的学生,一些学校联合培训机构,组织了这种非正式的考试。2024年,不少家长发现,SMK的场次比往年更多,考试内容也更加复杂。 与此同时,一些教育机构也在借机“做生意”。有些机构打着“保过SMK”的旗号,推出专门的辅导课程,收费高达数万元。还有机构提供“一站式服务”,从升学规划、简历设计到考试报名,无所不包,价格却让人咋舌。 不过,教育部门并未对SMK公开表态。部分业内人士分析,SMK的存在虽有不合规的地方,但在学校和机构的共同操作下,早已形成了“潜规则”。不过,这种做法引发了许多家长的不满。有家长直言,SMK是一场“信息战”,普通家庭的孩子很难有机会参与。 说实话,看到这些家长为了孩子拼尽全力的样子,让人心疼又无奈。家长们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,毕竟谁不想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?但SMK的规则看起来并不公平。信息不透明、机会不平等,让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直接被拒之门外。而那些有“内幕消息”的家庭,付出了巨大的金钱和精力,却也未必能如愿。 这件事的根源,其实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。好学校的数量有限,家长为了抢占这些稀缺资源,不得不提前让孩子“内卷”。但问题是,这种卷法真的对孩子好吗?在SMK的压力下,孩子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,心理健康却可能被忽视。等到真正上了“好班”,他们还要面对更激烈的竞争。到头来,可能连学习的兴趣都被消磨殆尽。 而从社会的角度看,SMK的存在也反映了教育公平的难题。所谓的“神秘考”,实际上就是一种不透明的选拔机制,剥夺了一些孩子公平竞争的机会。这种现象如果继续蔓延,可能会加剧家长之间的焦虑,甚至让教育资源更加向少数人集中。 【网友热议】 这个事件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。有人觉得这种考试简直是“教育内卷的极致”,也有人认为家长的焦虑完全是“自找的”。以下是部分网友的评论: 李大勇 :听完这个SMK的套路,我只想说,普通家庭的孩子连门票都拿不到。从小就被排除在外,这公平吗? 张小花 :说实话,这不就是变相的拼钱拼资源吗?有钱报班的孩子能学得更快,没钱的只能干瞪眼。 王阿姨 :我家孙子今年五年级了,听了这个消息简直愁死了。我们哪知道还有这种考试?要不是邻居提起,连个影子都看不到。 陈老师 :其实我们老师也很无奈。学校的资源就那么多,家长们这么拼,最后孩子的压力全都压在作业本上了。 赵丽丽 :家长累,孩子更累。为了考试到处跑场,周末一点休息时间都没有,这就是所谓的“成长”吗? 周晓明 :这不就是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吗?好学校太少,家长只能“卷”啊。要是每个区都有好学校,谁还愿意折腾? 网友的评论让人觉得既真实又心酸。可问题是,教育资源的蛋糕就这么大,怎么分才公平? 这场关于SMK的讨论,其实折射出很多问题。表面上看,这是家长们的选择;可深挖下去,却是整个教育体系在资源分配上的难题。家长们拼尽全力,为的就是让孩子有个“起跑线”;但到最后,能跑多远,真的只是起跑线决定的吗? 还有,这些不透明的考试机制,真的能选出最优秀的孩子吗?聪明和努力其实是两回事,但SMK的规则,似乎并没有考虑这一点。家长和孩子的努力,最终会有多少回报?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。 “神秘考”的出现,真的是在为孩子选拔优质教育资源,还是变成了少数机构和学校的“暗箱操作”?那些没有渠道、没有资源的家庭,难道注定要被教育公平抛弃吗?更重要的是,这种内卷下的孩子,真的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吗?你觉得,SMK这样的考试,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?